生產鏈條的全速滾動,靠的是每一個齒輪的順暢轉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對于恢復經濟活力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銀行業正在著力優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金融服務,加大對核心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推動大企業、頭部企業以實時付款、降低預付款等方式支持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根據銀行業協會統計,今年以來,銀行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信貸支持已超過了2.5萬億元。
打通產業鏈、供應鏈,蓄能滿滿的中國經濟正在全速開動。截至4月21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復崗率分別達99.1%和95.1%。
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龍頭企業在產業鏈上居核心地位,拉動復產復工作用明顯。金融支持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需要重點保障龍頭企業的融資需求,借助龍頭企業在產業鏈上的關鍵位置,可以讓信貸“活水”快速順暢地流入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改善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亞廈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廈控股”)是國內建筑裝飾行業的龍頭企業。疫情發生以來,該公司積極投身抗擊疫情工作,馳援參建了武漢雷神山醫院、湖北咸寧中心醫院隔離病房、紹興防疫隔離安置區等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強烈。浙商銀行獲悉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主動對接企業、啟動債券發行工作。3月10日,由浙商銀行擔任獨立主承銷商和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創設機構的“亞廈控股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疫情防控債)”成功發行。
作為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亞廈控股生產全速推進帶動了其上下游的一大批中小建材供應商、建筑施工單位的復工復產。但是,這些企業普遍面臨特殊時期產業鏈聯動、資金周轉困難等難題。而亞廈控股在自身流動性得到提升后,通過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臺,向其上下游伸出援手。亞廈控股及其子公司向上游供應商采購時,通過在線簽發區塊鏈應收款償付貨款。后者收到區塊鏈應收款,即可在線實時轉讓給浙商銀行獲得流動資金。
“公司與浙商銀行的合作,不僅提升了亞廈控股自身的流動性,更重要的是用技術手段給中小企業‘預付’現金,打通了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公司副總經理譚承平說,“真正把‘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增強協同復工復產動能’的部署精神落到了實處。”
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鼓集團”)是擁有諸多核心技術的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在全球市場處于領先地位。2019年,陜鼓集團國內外合同訂貨量創歷史新高,全體員工都鉚足勁兒準備在2020年開年爭一個“開門紅”。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節奏,回款壓力驟然加大,急需低成本資金救急。國開行陜西分行了解到企業的困境后,快速啟動綠色通道,迅速完成了評審、授信審議、合同簽訂等流程,在24個小時內實現了3億元專項貸款發放,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龍頭企業的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帶動著上下游產業鏈加速復工。上游未能復產,下游就會“斷糧”,復產難為“無米之炊”;下游未能復產,上游復產只會造成庫存積壓,甚至有再次停工停產的風險。各類銀行優先向大企業、頭部企業提供融資,并以預付款等形式向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支付現金,正在推動整個產業鏈迅速恢復生機。
加大對產業鏈“短板”支持力度
在疫情沖擊下,產業鏈環環相扣的局面被打亂,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嚴重挑戰,尤其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更是面臨資金鏈斷裂的考驗。如何幫助小微企業走出困境,打通“堵點”、補上“斷點”,成為復工復產的關鍵。
“在收到政府的通知后,我們立即組織員工復工復產,保障我市各大超市的糧油供應。”安徽某食品科技和某糧油物流公司負責人說。因為春節和疫情因素,原材料庫存有限,需要采購大量的原材料投入生產,資金需求緊迫。在得知企業需求后,光大銀行迅速對接,通過“信貸工廠”綠色通道,為兩家公司共批復145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關鍵在提高審批效率。我們推出‘信計劃’,就是要打破傳統模式,整合資源、重塑流程,發揮信貸工廠優勢,開辟快速通道,確保3個工作日內完成合格企業融資審批。”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自1月25日至3月末,該行信貸工廠累計批復授信業務565筆、近26億元。
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產能恢復能力參差不齊,金融支持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要加大對產業鏈上“短板”的支持力度。
疫情發生以后,平安銀行小企業數字金融信用貸款業務在業內率先實現全流程線上化,并迅速推出“小企業數字金融復工產品包”,匯集信用、擔保和抵押類多品種的適用融資產品。其中的稅金貸產品,依托與政府、稅務局共同打造的“銀稅互動”平臺,根據企業納稅信用及納稅數據即可為企業融資,通過“互聯網進件+大數據風控+自動化審批+遠程面核面簽+提還款全線上化”,改變了中小微企業貸款的固有模式。
以深圳一家年銷售規模1300萬元的科技企業為例,該企業應收款項的回收周期拉長,嚴重影響復工復產。平安銀行通過對客戶的納稅情況進行快速風險評估,一天內為客戶審批通過50萬元的信用融資額度,當天即通過網銀線上撥付貸款,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疫情影響下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要遠遠大于龍頭企業。銀行業著力加大對中小企業,特別是面臨資金困難的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正在讓整個產業鏈更具協同效果,產生更高運行效率,從根本上保證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目標的實現。
助力重大項目建設
重點項目是穩增長、穩投資的有力支撐、補短板惠民生的重要引擎。加快推進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建設,聚焦重點產業鏈開工復工,能夠形成以大帶小、上下聯動的協同發展局面,打出恢復產業鏈、供應鏈的“組合拳”。
疫情發生以來,國開行把支持重大投資項目開復工作為服務穩投資、擴內需、穩就業的重要抓手,持續為在建和新開工項目提供資金保障,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全力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武漢,武漢華星光電建有t3、t4兩條產線。其中,t4產線是國內第一條主攻高端市場的第6代柔性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目前正在有序推進二期三期工程的建設。疫情期間,華星光電按照湖北省及武漢市的要求,在全力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時,保證產線安全不間斷運營生產。有效利用移動辦公,國開行在最短時間內向華星光電發放了3.58億元復工復產專項貸款,全力支持企業正常經營,也為t4產線的有序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四川,國開行牽頭組建銀團,提供融資122億元支持仁沐新高速及馬邊支線項目。這條高速路是成都至云南麗江國家高速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成都向南深入烏蒙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建成后將極大帶動川滇黔結合部和涼山深度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受疫情影響,建設方遇到階段性資金緊張,項目建設進度受到影響。國開行迅速發放流動資金貸款5億元和項目建設貸款5億元,全力支持仁沐新高速公路復工建設,力爭年內實現通車。
在支持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方面,國開行正在推出第二批3500億元(含外匯100億美元)復工復產達產專項貸款,支持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