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中心支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對金融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特區定位,念好“穩、綠、特、新”四字訣,為推動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念好“穩”字訣,突出關鍵點
用好用足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持續推動廈門市中心支行出臺的金融支持經濟發展22條措施落地見效,通過線上線下政策宣傳,進一步擴大市場主體受惠面。推動建立“一行四局(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財政部廈門監管局、廈門銀保監局、廈門證監局、廈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行業主管部門”協調機制,堅持“有文一起發、有會一起開、有事一起干”,部署開展信貸投放百日攻堅戰行動。2022年,廈門市本外幣貸款增加2003億元,涉外收支總額突破2000億美元,均創歷史新高。全面貫徹落實總行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16條舉措,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至全國統一政策下限(相應期限LPR減20個基點),全力配合保交樓、穩民生工作,助力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念好“綠”字訣,培育增長點
加快推進綠色金融改革,積極申創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聯合財政部廈門監管局、銀保監局、證監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四局”,持續推進“共建數字經濟、踐行綠色金融”廈門市金融業綠色低碳行動倡議書見行見效,發出爭當綠色發展理念的踐行者、綠色金融體系的組織者、綠色金融發展的推動者等“七個爭當”倡議,引導廈門市金融系統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中走在前、作表率。截至2022年末,廈門市綠色貸款余額達1328億元,同比增長54.7%;綠色低碳增信基金及綠色產業投資基金累計金額達101億元。推動綠色融資企業及項目庫落地運行,截至2022年末,入庫219個綠色融資企業及項目,實現融資近百億元,入庫綠色項目每年預計可實現碳減排效益7萬噸。
念好“特”字訣,找準坐標點
立足廈門對臺區位優勢,持續推動兩岸金融交流合作,加大對臺胞臺企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推動商業銀行設立對臺特色支行,為臺企臺胞提供專業化、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截至2022年12月末,廈門市金融機構已設立13家對臺特色支行。指導廈門銀行持續優化臺胞個人線上兩岸薪酬匯出產品“薪速匯”。創新設立區級臺商增信基金。2022年1-12月,廈門對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額達192.03億元,同比增長21.39%。
念好“新”字訣,打造閃光點
持續推動金融業以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推行“一趟不用跑,要跑我來跑”的金融服務新模式。推動金融科技創新,聯合“四局”舉辦第三屆廈門市金融科技優秀項目評選活動,有效激發轄區金融科技創新活力。持續推動數字人民幣推廣應用,截至2022年末,全市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175.99萬個,實現交易金額638.89億元。全面優化外匯服務模式,實現外匯服務零差評、零投訴。聚焦支持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發展,持續提升外匯服務新業態水平,辦理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金額累計突破400億美元,2022年同比增長41%。
來源:黨委宣傳部(黨委群工部)、廈門市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