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02月21日
崔麗枝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千萬工程”金融支持的建議收悉,經商農業農村部、金融監管總局,現答復如下:
中國人民銀行、農業農村部、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信貸政策指導,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增強金融服務能力,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一、關于強化農村金融服務供給問題
(一)完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政策。2024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等部門印發《關于開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加強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專項行動的通知》(銀發〔2024〕136號),實施金融保障糧食安全、鞏固拓展金融幫扶成效、金融服務鄉村產業發展、金融支持鄉村建設、金融賦能鄉村治理等五大專項行動,推動金融機構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9月末,全國涉農貸款余額51.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
(二)強化貨幣政策工具運用。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2023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4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共1.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超3萬億元,為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二是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牽引帶動作用,強化精準滴灌和正向激勵。2023年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2500億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國支農、支小再貸款余額分別為6531億元、16957億元,再貼現余額5835億元。
(三)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融資需求,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特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以更精準、更有效和更可持續的方式,提高金融供給與鄉村振興發展需求的適配度。例如,中國農業銀行推廣“鄉村建設貸”“惠農e貸”“智慧畜牧貸”等信貸產品,助力鄉村特色發展。交通銀行圍繞東北糧食、內蒙古肉牛和奶產業、福建漁排養殖等重要農業地區,拓展農業全產業鏈綜合金融服務,實現鏈上經營主體全覆蓋。
(四)持續完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中國人民銀行深入推進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促進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規范健康發展,以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為主體的基礎支付服務實現村級行政區基本全覆蓋;不斷推動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普及應用,加強支付與教育、社保、醫療、交通、社會救助等民生系統互聯互通,加大移動支付服務在農村特色產業、農產品收購等領域的應用,提升農村居民在支付服務方面的獲得感。
(五)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中國人民銀行一是推動涉農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和“三信”評定工作。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國共建設涉農信用信息平臺118個,共評定信用戶1.24億個,信用村32.28萬個,信用鄉(鎮)1.46萬個。二是持續優化央行基礎征信服務。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建設運營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收錄11.6億自然人、1.4億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信息,2024年1-8月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41.6億次、企業信用報告查詢1.4億筆,有效幫助農業經營主體等獲得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融資支持。三是支持市場化征信機構提供涉農征信服務。2024年1-7月兩家個人征信機構提供369億次服務,148家備案企業征信機構提供155億次企業征信服務,為包括涉農經營主體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融資提供信息參考。
(六)強化部門協同聯動。農業農村部、中國人民銀行鼓勵各地建立健全融資項目庫和融資服務平臺,強化信息共享和服務對接,完善“企業自主填報、地方逐級推薦、司局審核入庫、部委聯合推薦”對接模式,線上匯集項目、分批推介金融機構、按月調度指導推進,持續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的信貸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9月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10.19萬億元,同比增長12.7%。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與金融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加強協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不斷加大對農村地區的金融資源投入,推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二、關于提升農業保險廣度和深度問題
(一)強化金融政策指引。2023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指導意見》(銀發〔2023〕97號),明確要求逐步擴大稻谷、玉米、小麥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進一步豐富小農戶特色農產品收入保險、指數保險、區域產量保險、農機具綜合保險等特色農業保險品類,優化“保險+期貨”模式,持續增強保險保障服務能力。
(二)豐富農業保險產品體系。金融監管總局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經過多年發展,農業保險形成覆蓋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等農業各領域并涵蓋財政補貼基本險、商業險和附加險等的農業保險產品體系,基本滿足多元化的風險保障需求。
(三)強化農業保險保障。農業農村部推動在海南、云南實施天然橡膠綜合保險,將橡膠樹體和生產的天然橡膠納入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范圍;推動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國。2023年全年農業保險保費規模超1400億元,為1.65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近5萬億元。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各部門持續完善政策體系,推動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持續強化對涉農主體的保險保障,有力支持農業生產經營。
三、關于加快農村數字金融推廣應用問題
(一)深化實施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中國人民銀行引導金融機構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手段,培育渠道融合、業務高效、風控精準的農村金融數字化能力,持續完善授信評級模型和風險監測機制,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作用賦能農業供應鏈資金流、商流、物流深度融合,切實提升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推動建立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二)提高金融服務移動化、電子化水平。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引導金融機構開展數字化轉型,利用科技手段,搭建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和線上支付在內的電子銀行體系,以靈活的方式、較低的成本和便捷的產品,實現基礎金融服務“家中辦”“掌上辦”、推廣“拎包銀行”服務模式,打造“移動的銀行柜臺”,不斷提高農村金融服務質效。
(三)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點。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先后在山東、浙江、四川等八省十二地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點,探索建設數字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改善各類經營主體融資可得性、覆蓋面和便利度。例如,浙江寧波打造數字普惠平臺,構建信息查詢、融資對接、精準獲客、風險預警四大核心功能,實現了征信“一庫可查”、融資“一鍵可達”、獲客“一篩可得”、風控“一觸可知”的信貸融資全流程服務。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指引,強化金融科技賦能,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強涉農金融產品、服務渠道、業務流程數字化升級,不斷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感謝您對金融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訪問中國人民銀行門戶網站(m.nisiyiwa.com),了解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工作動態及金融領域的相關信息。
中國人民銀行
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