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G台湾极品高潮内射,久久精品国产护士电影九一,国产一区二区精品蜜臀av,手机av免费在线观看不卡,啊轻点灬大JI巴又大又粗A片,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看片,91天堂在线观看一区二区,日韩av一卡二卡三卡不卡

  術語表   網站地圖    無障礙瀏覽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網送文告 > 網送文告 > 中國人民銀行文告 > 2013年文告
高級搜索

2013年第16-17號 中國人民銀行文告(總第371-372號)

字號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中 國 人 民 銀 行 文 告

GAZETTE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11月5日 2013年 第16-17號 (總第371-372號)

 

 

目  錄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建立支付機構客戶

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的通知

銀發[2013]256號

 

中國人民銀行上??偛浚鞣中?、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第2號發布)、《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3]第6號公布,以下簡稱《存管辦法》),現就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強化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管理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依據《存管辦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見附件1)的規定,完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操作辦法和規程,建立健全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系統,提升監測、核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的技術能力。商業銀行的備付金存管系統和支付機構的業務處理系統不符合《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要求的,應于2014年9月底之前完成改造工作。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對于合作方不能如期完成系統改造的,應與其中斷合作備付金存管業務。

二、符合《存管辦法》規定且擬開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的商業銀行,應確定本銀行負責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的牽頭部門,并由該牽頭部門按照《存管辦法》第七條的規定向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提交下列資料:(一)擬從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的書面報告;(二)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上一會計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三)近期資本充足率、杠桿率、流動性等風險控制指標值及計算說明;(四)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管理辦法及操作規程,備付金協議樣本;(五)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系統建設運營、功能特點、應用實踐;(六)境內分支機構數量和網點分布情況;(七)關于保障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連續性的說明材料;(八)關于總行授權分支機構代為簽訂備付金協議、具體承擔備付金存管職責等情況的說明材料;(九)上述材料真實性聲明。

經審核,符合《存管辦法》第七條規定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將通過人民銀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機構(以下簡稱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支付結算部門告知支付機構,由支付機構從中自主選擇備付金銀行。

支付機構選擇與上述銀行之外的商業銀行進行備付金存管業務合作的,應確保商業銀行符合《存管辦法》第七條規定,并比照本條第一款的要求向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報送相關材料。

三、支付機構應于2013年12月31日前與商業銀行簽訂備付金協議。備付金協議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一)與備付金存管業務有關的賬戶開立與管理要求;(二)客戶備付金的使用、存取、劃轉、查詢相關要求;(三)客戶備付金信息相關核對校驗要求;(四)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包括業務連續性約定、信息保密及憑證管理要求等;(五)業務辦理過程中的差錯和爭議處理、糾紛和事故處置方法;(六)客戶權益保障措施,風險及責任承擔;(七)備付金協議終止及違約責任。

備付金協議簽訂后,支付機構應與備付金銀行盡快完成客戶備付金的核對、核實工作,并在確??蛻魝涓督鸢踩?、完整的前提下,盡快將客戶備付金全部遷移至按《存管辦法》規定開立的備付金銀行賬戶。資金遷移完成后,支付機構應將備付金銀行賬戶及其存放的客戶備付金金額等信息報送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及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

四、備付金銀行應與支付機構定期核對客戶備付金信息,重點審核因辦理現金贖回、結轉手續費收入等從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向支付機構自有資金賬戶劃轉資金的相關業務的合規性。備付金銀行發現客戶備付金被擠占、挪用或存在其他異常情況的,應督促支付機構糾正,并立即報告支付機構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及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

備付金存管銀行與備付金合作銀行應加強協調、合作,探索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認真履行核對職責,有效監督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的安全。

鼓勵各備付金銀行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業務事前、事中監測機制,前移風險管控關口,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驗校對水平。

五、支付機構應于每月初7個工作日內,根據《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統計報表》(見附件2)的填報要求,與各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完成關于該銀行客戶備付金信息(附件2表1-1至1-3、1-6、1-9、1-10、1-13)的核對校驗工作。支付機構應將填報完整的統計報表(附件2表1-1至1-10、1-13)、各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應將統計報表(附件2表2-1)及《備付金銀行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的核對意見》(見附件3)于每月初7個工作日內報送支付機構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

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應于每月初10個工作日內,完成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賬戶發生額與余額的核對校驗工作(附件2表1-11、1-12),并將相關《備付金銀行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的核對意見》及統計報表(附件2表1-11、1-12)一并報送支付機構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支付機構應同步將相關統計報表(附件2表1-11、1-12)報送支付機構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

六、支付機構應確保所提供客戶備付金信息的真實、準確與完整,并在向備付金銀行提交客戶備付金信息時出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真實性承諾函》(見附件4)。

在充分保障客戶備付金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可采用電子方式向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報送客戶備付金信息。

七、鼓勵支付機構選擇與其屬于同一?。ㄗ灾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對于確因業務發展需要異地選擇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的,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應按要求向支付機構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報送信息時,同時抄送其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積極配合支付機構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有關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以及相關存管業務檢查監督工作。

八、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切實履行職責,對轄區內支付機構提出有針對性的管理要求,主動與人民銀行相關分支機構建立協調溝通機制,指導和督促轄區內支付機構認真落實《存管辦法》和本通知要求。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充分發揮轄區內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對支付機構監管工作的積極性,特別是對支付機構法人所在地不在省會(首府)城市、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的,可以要求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同步向所在地的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報送相關客戶備付金信息。

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存管辦法》及本通知等文件要求,加強對轄區內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的檢查、監督。對于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違反本通知有關備付金銀行選擇、備付金存管系統建立、備付金信息統計報送和核對校驗要求的,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將視情節輕重,按照《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三條規定予以處罰。

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每半年對轄區內有關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工作以及存管業務監管情況進行總結,總結工作完成后1個月內報總行。2014年7月提交首次報告,報告應包括本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14年6月期間的工作情況。

九、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在按照《存管辦法》和本通知要求完成系統改造前,如客戶備付金信息報送工作量較大,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可以要求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以電子方式定期報送《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統計報表》,以紙質方式報送加蓋公章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真實性承諾函》、《備付金銀行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的核對意見》,并根據轄區內實際情況確定定期報送頻率和報表項目統計周期,其中信息報送頻率不得小于1次/2個月,項目統計周期不得長于1個月。

備付金銀行和支付機構可根據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確定的定期報送頻率和報表項目統計周期,確定雙方數據報送、核對的頻率和周期。備付金銀行應履行本通知有關要求,特別是要認真做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統計報表》相關報表項目及勾稽關系的核對校驗工作。

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區內各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機構分支機構。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報告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

聯系人:殷實 何正根

電 話:(010)66194066 66195351

附件:1.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

2.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統計報表

3.備付金銀行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的核對意見

4.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真實性承諾函

5.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統計報表》的填表說明

中國人民銀行2013年10月28日

附件1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

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應當建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按照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的原則,于每個工作日對每個交易日客戶備付金的存放、使用、劃轉等信息進行核對,并妥善保存核對記錄。備付金銀行應在T+2日內與支付機構完成T日客戶備付金信息的核對校驗工作。

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應至少包括:雙方約定的客戶備付金信息查詢方式;支付機構向備付金銀行傳輸的客戶備付金信息內容、傳輸時間與傳輸方式;備付金合作銀行對支付機構存放在本銀行的客戶備付金信息進行核對校驗的方式與標準;備付金存管銀行對支付機構存放在所有備付金銀行的客戶備付金信息進行歸集以及核對校驗的方式與標準。

一、所涉賬戶

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涉及三類賬戶:

(一)支付機構的客戶資金賬戶。即支付機構在自身業務系統中為客戶開立的、用于記錄客戶資金收付結算信息的賬戶,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賬戶、待清算資金賬戶、預付卡交易與余額記錄。

(二)備付金銀行賬戶。即支付機構按規定在備付金銀行開立的、用于存放客戶備付金的各種銀行賬戶,分為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備付金存管賬戶、備付金收付賬戶和備付金匯繳賬戶)和非活期存款賬戶(包括定期、通知存款等賬戶)。

(三)管理賬戶。即備付金銀行為支付機構客戶建立的、與支付機構的客戶資金賬戶一一對應并同步變動的影子賬戶。對于業務規模較大的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可根據系統承載能力,在保障核對校驗效果的前提下,適當簡化管理賬戶交易信息傳遞工作,例如,以支付機構報送全量的客戶資金賬戶日終余額信息代替日間實時傳遞每筆交易信息。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未強制要求備付金存管銀行為支付機構客戶建立管理賬戶。如果備付金銀行為支付機構客戶建立了管理賬戶并提供相關信息的銀行端查詢方式,支付機構可申請對其備付金存管銀行的客戶備付金存放比例、或實繳貨幣資本與客戶備付金的日均余額比例、或風險準備金計提比例適當調整。

二、主要過程

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按參與主體及核對校驗的內容分為兩個過程。

(一)支付機構和各備付金銀行核對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當期出入金業務與備付金銀行賬戶的出入金信息??蛻魝涓督鸪鋈虢饦I務是指,使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增加或減少的支付業務活動。其中,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的業務活動稱為入金業務,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的業務活動稱為出金業務。本過程的目的是,核對、確認當期支付機構各備付金銀行賬戶發生額、期末余額及未達賬項金額。支付機構與其備付金銀行能逐日逐筆核對客戶備付金出入金業務明細信息的,可申請對其備付金存管銀行的客戶備付金存放比例、或實繳貨幣資本與客戶備付金的日均余額比例、或風險準備金計提比例適當調整。

(二)支付機構和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核對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客戶資金賬戶當期發生額、期末余額與全部備付金銀行賬戶的變動額及余額。本過程的目的是,核對、校驗客戶備付金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支付機構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通過支付機構、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備付金合作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分別報送的客戶備付金信息,加強對各方履責情況的監督、評價。

三、主要規則

(一)支付機構與備付金銀行逐一比對客戶備付金出入金信息。

1.目的:檢查支付機構提供的每日客戶備付金出、入金記錄是否與備付金銀行的記錄相一致,確認客戶備付金未達賬項。

2.方法:逐一比對支付機構與各備付金銀行提供的備付金出入金明細數據。若不存在未達賬項,支付機構提交的客戶備付金出入金逐筆金額等于備付金銀行記載的賬戶逐筆變動金額。

3.說明:未達賬項是指,對于一筆支付業務,支付機構或備付金銀行一方已反映,另一方尚未反映。包括支付機構已增加(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備付金銀行未增加(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以及備付金銀行已增加(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支付機構未增加(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等情形。

4.對應關系:本規則通過附件2表1-1、表1-2、表1-3、表1-9反映。

(二)支付機構與備付金銀行核對T-N日的未達賬項是否在T日前到賬。

1.目的:核驗支付機構提供的客戶備付金未達賬項的真實性。

2.方法:通過交易流水號識別,支付機構報送的T-N日客戶備付金信息中的未達賬項是否已在T日前到賬。

3.說明:對于掛賬賬期超過N日的未達賬項,支付機構應向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逐筆解釋形成原因??紤]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的資金結算周期及支付系統運營時間等因素,初步確定N=5(工作日)。中國人民銀行依據支付服務市場發展情況及有關政策要求,適時調整N的數值。

4.對應關系:本規則通過附件2表1-9、表1-10反映。

(三)備付金銀行對支付機構有關備付金存款賬戶余額及客戶資金賬戶余額進行連續性檢查。

1.目的:檢查支付機構有關備付金銀行賬戶及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變動信息是否完整、連續。

2.方法:將備付金銀行上一日的賬戶余額加減支付機構發送的當日變動額與備付金銀行的當日賬戶余額比對;將支付機構上一日客戶資金賬戶余額加減支付機構發送的當日變動額與支付機構當日客戶資金賬戶余額比對。存在以下校驗公式:

T-1日客戶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T日備付金銀行賬戶變動金額=T日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

T-1日客戶資金賬戶余額+T日客戶資金賬戶變動金額=T日客戶資金賬戶余額。

3.說明:由于客戶備付金信息的核對校驗并不是對支付機構提供的每筆交易按原交易場景進行事后還原、逐筆計算并匯總,通過該條規則可檢查支付機構逐日提供的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客戶資金賬戶余額是否連續。

4.對應關系:附件2表1-11中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期初、期末值,與表1-1、表1-2中有關出入金項目之間應存在勾稽關系。表1-11中期初、期末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與表1-5中相關項目應存在勾稽關系。

(四)支付機構與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比對客戶資金賬戶變動額與全部備付金銀行賬戶變動額。

1.目的:檢查支付機構提供的當日備付金業務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2.方法:將支付機構發送的當日客戶資金賬戶變動數與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或其授權的分支機構)歸集的當日該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賬戶金額變動總數進行比對。應存在以下校驗公式:

T日備付金銀行賬戶變動總金額=T日客戶資金賬戶變動金額+T日收到的利息收入+T日手續費凈收入-T日結轉的風險準備金-T日結轉的利息收入-T日結轉的手續費凈收入+T日申請存放的凈自有資金-(T日接受現金形式的客戶備付金-T日向備付金銀行繳存的現金備付金)+(T日以自有資金先行贖回預付卡的金額-T日向備付金存管銀行辦理預付卡先行贖回資金結轉業務)+T日未達賬項金額+其他調整項目。

3.對應關系:本規則通過附件2表1-11體現。

(五)支付機構與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比對客戶資金賬戶日終余額與全部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

1.目的:檢查支付機構接受的所有客戶備付金是否全額存放在備付金銀行賬戶內。

2.方法:將支付機構實際存放在備付金銀行賬戶中的資金余額與其業務系統中的客戶資金賬戶余額比對,即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歸集的、支付機構所有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總和,與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的全部客戶資金賬戶余額比對。應存在以下校驗公式:

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客戶資金賬戶余額合計數-期末以現金形式持有的客戶備付金余額+期末存在的以自有資金先行償付的預付卡贖回金額+備付金銀行賬戶中所含的未結轉利息收入+備付金銀行賬戶中所含的未結轉手續費收入+備付金銀行賬戶中所含的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未達賬項金額+其他調整項目。

3.對應關系:本規則通過附件2表1-12體現。

(六)備付金銀行對支付機構出金支付指令中有關收款人信息是否已列示在客戶信息庫中進行核驗。

1.目的:核驗支付機構出金業務的真實性(事中控制)。

2.方法:對于從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應要求其提供特約商戶賬戶信息,并建立相應信息庫。備付金銀行對支付機構提交的每一筆出金支付指令,應核驗收款人是否在其客戶信息庫中。對于從事網絡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的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可根據風險控制需要,要求支付機構提交交易金額超過一定規??蛻舻你y行賬戶信息。

(七)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比對其為支付機構客戶建立的管理賬戶與支付機構客戶資金賬戶余額。

1.目的:檢查支付機構記錄的客戶資金余額與備付金存管銀行(或其授權分支機構)記錄的該客戶的存管資金余額是否一致。

2.方法:將備付金存管銀行為每個客戶建立的管理賬戶余額與支付機構每個客戶資金賬戶余額相比對。應存在以下校驗公式:

每個客戶資金賬戶余額=每個客戶管理賬戶余額;

客戶資金賬戶余額合計數=客戶管理賬戶余額合計數。

3.說明:該規則僅適用于備付金存管銀行已為客戶建立管理賬戶的情形。

 

表1-3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業務實際出金明細表

(××年×月)

    單位:萬元

賬戶信息1日2日……31日

銀行名稱:

賬戶戶名:

賬戶賬號:C01

銀行名稱:

賬戶戶名:

賬戶賬號:C02

………………

合計C03

  注:1.辦理預付卡現金贖回業務時,從備付金存管賬戶向自有資金賬戶劃轉資金在表1-6、表1-8 中填報,不在本表中反映。

2.本表反映各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由于客戶備付金出金業務而實際出金金額。

3.本表不含表1-6中特殊業務支出銀行款項。

表1-4 支付機構客戶資金賬戶轉賬業務統計表

(××年×月)

    單位:萬元

交易日期本期業務系統中客戶

資金賬戶借方發生額本期業務系統中客戶

資金賬戶貸方發生額手續費收入

1日D01D02D03

2日

3日

4日

…………

31日

合計

  注:本表僅統計支付機構發生的收付款方賬戶均為其內部客戶資金賬戶,如兩個支付賬戶之間的轉賬業務。該類業務不影響客戶備付金銀行存款余額變動。

表1-5 支付機構客戶資金賬戶余額統計表

(××年×月)

    單位:萬元

交易

日期客戶資金

賬戶期初

余額本期入金

業務貸記

客戶資金

賬戶金額本期出金業務

借記客戶資金

賬戶金額

本期內部客戶資金賬戶

轉賬業務

客戶資金賬戶

借方發生額客戶資金賬戶

貸方發生額客戶資金賬戶

期末余額

1日E01E02E03E04E05E06

2日

3日

4日

…………………

31日

  注:1.本表主要統計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客戶資金賬戶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并分別按照入金業務、出金業務、不涉及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變動的客戶資金賬戶資金互轉業務統計。

2.本表包括引起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變動的現金形式購買預付卡、現金形式贖回預付卡。

表1-6 支付機構××銀行特殊業務明細表

(××年×月)

  備付金銀行賬戶戶名:

  備付金銀行賬戶賬號:單位:萬元

業務項目1日2日31日

一、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的特殊業務:

1.向備付金銀行繳存現金形式備付金F01

2.備付金銀行間頭寸調撥(調入行)F02

3.收到利息收入F03

4.備付金非活期存款轉活期存款(活期賬戶)F04

5.備付金活期存款轉非活期存款(非活期賬戶)F05

6.當日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存管銀行)F06

7.利息收入劃撥存管銀行F07

8.其他

 ?。?)向備付金銀行繳存現金形式預付卡押金F08

 ?。?)……F09

合計F10

二、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的特殊業務:

1.備付金銀行間頭寸調撥(調出行)G01

2.利息收入劃撥存管銀行G02

3.銀行扣取手續費、管理費等費用G03

4.備付金非活期存款轉活期存款(非活期賬戶)G04

5.備付金活期存款轉非活期存款(活期賬戶)G05

6.結轉風險準備金(存管銀行)G06

7.結轉利息收入(存管銀行)G07

8.結轉手續費收入(存管銀行)G08

9.辦理預付卡先行現金贖回業務(存管銀行)G09

10.當日提出原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存管銀行)G10

11.其他

 ?。?)以轉賬方式退回購卡押金G11

  (2)辦理預付卡押金先行現金贖回業務(存管銀行)G12

 ?。?)……G13

合計G14

  注:1.本表統計備付金銀行賬戶特殊業務發生情況。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以正數表示;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以負數表示;未發生相應業務,則該項填0。

2.發行預付卡時收到的現金押金,向備付金銀行繳存時,在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 “其他”欄內填寫,并在附注中說明。預付卡發行企業退回押金時,無論是以銀行轉賬方式退回還是以現金形式退回(先行現金贖回業務),在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的“其他”欄內填寫,并在附注中說明。收取押金的預付卡發行企業應單獨填報備付金銀行賬戶押金余額統計表(表1-13),列明當期備付金銀行賬戶中實際收到的押金,當期備付金銀行賬戶實際退回的押金,期初(末)備付金銀行賬戶中押金余額等數據。

3.支付機構將備付金非活期存款轉活期存款,在“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備付金非活期存款轉活期存款”項下以正數填報;同時在“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備付金非活期存款轉活期存款”項下以負數填報。

4.支付機構將備付金活期存款轉非活期存款,在“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備付金活期存款轉非活期存款”項下以負數填報;同時在“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備付金活期存款轉非活期存款”項下以正數填報。備付金非活期存款轉活期存款與備付金活期存款轉非活期存款項目反映本金金額。

表1-7 支付機構現金購卡業務統計表

(××年×月)

    單位:萬元

日期期初接受的現金

形式客戶備付金

余額本期接受現金形

式的客戶備付金

金額本期向備付金銀

行繳存的現金備

付金期末現金形式的

客戶備付金余額

1日H01H02H03H04

2日

3日

4日

……………

31日

  注:接受現金形式的客戶備付金包括支付機構預付卡銷售代理網點收到的現金。支付機構接受的現金形式的押金不在本表反映。

 

表1-8 支付機構預付卡現金贖回業務統計表

(××年×月)

    單位:萬元

日期期初以自有資金

先行贖回預付卡

的余額本期以自有資金

先行贖回預付卡

的金額本期向備付金存

管銀行申請結轉

的金額期末以自有資金

先行贖回預付卡

的余額

1日I01I02I03I04

2日

3日

4日

……………

31日

  注:支付機構現金形式的押金贖回業務不在本表反映。

 

表1-9 支付機構××銀行客戶備付金業務未達賬項統計表

(××年×月)

  備付金銀行賬戶戶名:

  備付金銀行賬戶賬號:單位:萬元

未達賬項類型金額

1日2日…31日

1.支付機構業務系統已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備付金銀行未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J01

2.支付機構業務系統已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備付金銀行未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J02

3.備付金銀行已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支付機構業務系統未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J03

4.備付金銀行已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支付機構業務系統未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J04

  注:本表中的未達賬項金額為期末余額。

 

 

表1-13 預付卡發行企業備付金賬戶中售卡押金統計表

(××年×月)

    單位:萬元

日期期初備付

金賬戶中

押金余額本期備付金賬戶中實際

收到的押金額本期備付金賬戶中實際

付出的押金額

轉賬方式

收到現金形式

繳存轉賬方式

直接付出現金形式先行贖回

業務中申請結轉金額期末備付

金賬戶中

押金余額

1日N1N2N3N4N5N6

2日

…………………

31日

  注:本表由收取押金的預付卡發行企業填報。

表2-1 ××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統計表

(××年×月)

    單位:萬元

日期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備付金非活期存款賬戶

賬號

(賬戶

性質)余額…賬號

(賬戶

性質)余額賬號

(賬戶

性質)余額…賬號

(賬戶

性質)余額合計

1日〖3〗O1O2O3O4O5

2日

3日

4日

………………………………

31日

  注:1.若為存管賬戶,賬戶性質填A;若為收付賬戶,賬戶性質填B;若為匯繳賬戶,賬戶性質填C;若為其他賬戶,賬戶性質填D。

2.本表由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填制。

附件3

××銀行關于××支付機構

客戶備付金信息的核對意見

 

中國人民銀行××分行(××中心支行):

××支付機構向我銀行提交了《××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統計表》(見附件,以下簡稱《統計表》)。依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等規定,××支付機構承擔保障客戶備付金安全完整、維護客戶合法權益的職責,并有義務向我銀行提供真實的客戶備付金信息。我銀行作為(請在相應的序號上打√):

( )1.備付金存管銀行法人(授權分支機構),負責對存放在本銀行的客戶備付金進行監督,并對支付機構存放在所有備付金銀行的客戶備付金信息進行歸集、核對。

(?。?.備付金合作銀行法人(授權分支機構),負責對支付機構存放在本銀行的客戶備付金進行監督。

我銀行已按照《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對《統計表》中報表項目的相關勾稽關系進行了核對校驗。核對校驗結果見表1。

表1 已核對、校驗的報表項目勾稽關系

已核對的勾稽關系是否相符是否核對不符具體情況

我銀行與××支付機構已按照《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對《統計表》相關項目進行了核對校驗。核對校驗結果見表2。

表2 已核對、校驗的項目

備付金信息統計

表格名稱已核對項目是否相符核對不符具體情況

是否我銀行反映結果支付機構反映結果

  我銀行認為產生上述差異的原因如下:

 

 

由于以下原因,我銀行無法對××支付機構提交的《統計表》中的如下項目(見表3)進行核對、校驗。

 

 

 

表3 無法核對、校驗的項目

備付金信息統計表格名稱未核對的項目未核對的項目…未核對的項目

 

(銀行蓋章)

  年 月 日

經辦人:

附件: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統計表

附件4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真實性承諾函

 

××備付金銀行法人(或其授權分支機構):

我公司已按照《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3]第6號公布)、《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要求,真實、準確和完整地向貴單位提交我公司×年×月×日至×年×月×日全部客戶備付金業務統計信息。

我公司承諾所提供的客戶備付金相關信息中不存在虛假記載與重大遺漏,并對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如有違反上述承諾,我公司承擔一切責任。

特此承諾。

法定代表人:(簽名)

公司公章

×年×月×日

 

附件5

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信息統計報表》的填表說明

一、備付金銀行賬戶實際出入金金額計算

(一)本期備付金銀行賬戶入金金額計算。

支付機構本期備付金銀行賬戶入金金額=表1-1中本期業務系統已反映且本期實際入金金額 (A01+A02+A03)+表1-1中前期業務系統已反映但本期實際收到款項(A04+A05+A06)+表1-1中業務系統未反映但本期銀行已收到款項(A10)+表1-2中前期業務系統未反映(銀行已扣款)、當期返回機構款項(B09)+表1-6中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的特殊業務金額合計數。

(二)本期備付金銀行賬戶出金金額計算。

支付機構本期備付金銀行賬戶出金金額=表1-2中本期業務系統已反映且本期實際出金金額(B04)+表1-2中前期業務系統已反映但本期實際出金金額(B05)+表1-2中業務系統未反映但本期銀行已扣款金額(B06)+表1-1中前期業務系統未反映(銀行已入款)、當期退回銀行款項(A14)+表1-6中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的特殊業務金額合計數。

本期備付金銀行賬戶出入金凈金額應與附件2中表1-11、表1-12與表2-1中本期備付金銀行賬戶金額變動一致。

二、關于未達賬項金額計算

(一)本期未達賬項發生額計算。

1.本期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已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但備付金銀行未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表1-1中本期業務系統中已貸記客戶資金賬戶但未實際收到款項的金額(A07+A08+A09)-表1-1中前期業務系統中已貸記客戶資金賬戶,但本期實際收到的款項(A04+A05+A06)。

客戶備付金信息統計報表中未達賬項不考慮預付卡發行企業接受現金形式客戶備付金的處理。為便于備付金銀行的核對校驗,未達賬項金額除了包括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外,還包括相應手續費收入(支出)等。

2.本期備付金銀行已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但業務系統中未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表1-1中本期收到的但未在業務系統中反映的入金金額(A10)-表1-1中本期處理的前期未在業務系統中反映的入金金額(A11+A12+A13+A14)。

3.本期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已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但備付金銀行未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表1-2中在業務系統中已反映的本期業務應出金金額(B02)-表1-2中在業務系統中本期反映且本期出金金額(B04)-表1-2中在業務系統中前期反映但本期實際出金金額(B05)。

4.本期備付金銀行已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但業務系統中未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表1-2中業務系統中未反映,但銀行當期已扣款金額(B06)-表1-2中本期處理的前期未在業務系統中反映的出金金額(B07+B08+B09)。

(二)本期期末未達賬項余額計算。

1.期末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已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但備付金銀行未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J01)= 本期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已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但備付金銀行未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表1-9中上期期末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已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但備付金銀行未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

2.期末備付金銀行已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但業務系統中未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J03)=本期備付金銀行已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但業務系統中未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表1-9中上期期末備付金銀行已增加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但業務系統中未增加客戶資金賬戶余額。

3.期末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已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但備付金銀行未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J02)=本期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已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但備付金銀行未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表1-9中上期期末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中已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但備付金銀行未減少備付金銀行總行余額。

4.期末備付金銀行已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但業務系統中未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J04)=本期備付金銀行已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但業務系統中未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表1-9中上期期末備付金銀行已減少備付金銀行賬戶余額但業務系統中未減少客戶資金賬戶余額。

表1-9中各類未達賬項金額應等于表1-10中按掛賬賬期分類的各類未達賬項合計金額。

三、關于業務系統中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計算

支付機構客戶資金賬戶期末余額(E06)=表1-5中客戶資金賬戶期初余額(E01)+表1-5中本期入金業務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E02)-表1-5中本期出金業務借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E03)+表1-5中本期內部客戶資金賬戶資金互轉業務余額變動(E05-E04)。表1-5 E04=表1-4 D01;表1-5 E05=表1-4 D02。

本期入金業務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E02)-本期出金業務借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E03)=表1-1本期業務系統中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A01+A07+A11)+表1-7中本期接受現金形式的客戶備付金金額(H02)-表1-2當期業務系統中借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B01+B07)-表1-8中本期以自有資金先行贖回預付卡金額(I02)。

四、備付金銀行特殊業務明細表填寫說明

(一)相關項目取值說明。

1.向備付金銀行繳存現金形式的備付金(F01)=表1-7中本期向備付金銀行繳存的現金備付金(H03)。

2.向備付金銀行繳存現金形式預付卡押金(F08)=表1-13中備付金銀行賬戶收到的現金形式押金(N3)。

3.辦理預付卡先行現金贖回業務(存管銀行)(G09)=表1-8中本期向備付金存管銀行申請結轉的金額(I03)。

4.以轉賬方式退回購卡押金(G11)=表1-13中備付金銀行賬戶中以轉賬方式付出的押金(N4)。

5.辦理預付卡押金先行現金贖回業務(存管銀行)(G12)=表1-13中現金形式先行贖回業務中向存管銀行申請結轉的押金(N5)。

(二)特殊業務明細表中存在的校驗關系。

1.各備付銀行間頭寸調撥合計數=0。頭寸調入方為正數,頭寸調出方為負數。

2.利息收入劃入存管銀行(存管銀行填)+∑利息收入劃入存管銀行(合作銀行填)=0。資金劃入方計為正數、資金劃出方計為負數。

3.備付金銀行賬戶中活期與非活期互轉金額合計(轉出方為負數、轉入方為正數)=0,且活期與非活期互轉的非活期存款余額變動與表2-1中非活期備付金銀行存款余額變動相符。

五、客戶資金賬戶余額及其變動試算平衡表填寫說明

(一)支付機構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變動調節表。

1.期初客戶資金賬戶余額(L1)、期末客戶資金賬戶余額(L2)分別等于表1-5中客戶資金賬戶期初余額(E01)、期末余額(E06)。

2.本期接受現金形式的客戶備付金金額(L4)=表1-7中本期接受現金形式的客戶備付金金額(H02)。

3.本期向備付金銀行繳存現金備付金(L5)=表1-7中本期向備付金銀行繳存現金備付金(H03)。

4.本期以自有資金先行贖回預付卡的金額(L6)=表1-8中本期以自有資金先行贖回預付卡金額(I02)。

5.本期向備付金存管銀行辦理預付卡先行贖回資金結轉業務金額(L7)=表1-8中本期向備付金存管銀行申請結轉的金額(I03)。

6.本期實現的手續費收入(L8)=表1-1中本期實現的手續費收入(A02+A08+A12)+表1-2中本期實現的手續費收入(B03+B08)+表1-4中本期實現的手續費收入(D03)。

7.本期未達賬項金額等于本說明“二”中計算的當期未達賬項發生金額。

8.本期收到的利息收入(L13)等于表1-6中本期支付機構在各銀行收到的利息收入(F03)合計數。

9.本期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L14)=表1-6中當日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存管銀行)(F06)。

10.本期銀行扣取的手續費、管理費等費用(L15)=表1-6中本期銀行扣取的手續費、管理費等費用(G03)合計數。

11.本期結轉的風險準備金(L16)=表1-6中本期結轉風險準備金(存管銀行)(G06)。

12.本期結轉利息收入(L17)=表1-6中本期結轉利息收入(存管銀行)(G07)。

13.本期結轉手續費收入(L18)=表1-6中本期結轉手續費收入(存管銀行)(G08)。

14.本期提出原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L19)=表1-6中當日提出原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存管銀行) (G10)。

15.預付卡發行機構收取售卡押金的,則其在備付金銀行存放的預付卡押金本期凈增加數(表1-13中N2+N3-N4-N5)及本期新增應收但未收到的押金金額(已計入L9中)的合計數作為加項在表1-11其他調整項目下單獨列示(Z1)。

(二)支付機構客戶資金賬戶余額試算表。

1.備付金銀行賬戶中未結轉的備付金銀行存款利息余額通過累加表1-11中相關項目得出,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期收到的利息收入(L13)-∑本期結轉的風險準備金(L16)-∑本期結轉的利息收入(L17)。

2.備付金銀行賬戶中累計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通過累加表1-11中相關項目得出,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期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L14)-∑本期提出原申請存放的自有資金(L19)。

3.備付金銀行賬戶中未結轉的支付業務凈收入余額通過累加表1-11中相關項目得出,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期實現的手續費收入(L8)-∑本期銀行扣取的手續費、管理費等費用(L15)-∑本期結轉的手續費收入(L18)。

4.期末以現金形式持有的客戶備付金余額通過累加表1-11中相關項目得出,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期接受現金形式的客戶備付金金額(L4)-∑本期向備付金銀行繳存的現金備付金(L5)。

5.期末仍存在的以自有資金先行償付的預付卡贖回金額通過累加表1-11中相關項目得出,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期以自有資金先行贖回預付卡金額(L6)-∑本期向備付金存管銀行辦理預付卡先行贖回資金結轉業務金額(L7)。

6.本表中的未達賬項為期末余額,等于表1-9中各類未達賬項金額。

7.對于預付卡發行機構向客戶收取且存放在備付金銀行的押金金額(即表1-13中預付卡押金余額N6)及未達賬項中應收押金金額的合計數,在本表中作為其他調整項目的減項(Z2)列示。

六、附件2表1-1編制的替代模式

因內部記賬規則等原因,支付機構難以在業務處理中按備付金銀行賬戶將入金金額直接在“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手續費收入(支出)”、“其他”等項目確認的,經備付金存管銀行同意,可采取替代模式。替代模式的步驟如下:

(一)填制表1-1(按備付金銀行賬戶分別填報)。此時“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手續費收入(支出)”、“其他”等項合計數仍應等于銀行端入金金額,但“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手續費收入(支出)”、“其他”項的具體金額不同于原模式。假設一筆支付業務在原模式下“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和“手續費收入(支出)”分別為97元與1元;替代模式下“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 和“手續費收入(支出)”分別為100元與-2元。

(二)編制調節表(見附件)。調節表可以不按行別統計。在替代模式下,表1-1與調節表中相關項目的合計金額應等于原模式下表1-1的金額。支付機構采用替代模式的,應當調整表1-11、1-12中反映手續費收入與支出等項目的金額,但該模式下手續費收入與支出項目的凈金額應當等于原模式下相關項目的凈金額。上例中,替代模式應在調節表中補記“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3元,“手續費收入(支出)” 3元。

七、其他說明

(一)附件2表格中,“表1-×”由支付機構填制,“表2-×”由備付金銀行填制。

(二)統計報表中手續費收入(支出)屬于廣義收入(支出)概念,不同于會計準則中的收入(支出)。當表1-1的編制采用替代模式時,支付機構可以將手續費收入(支出)等金額調整至與會計核算金額一致。

(三)表1-1中業務系統中“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手續費收入(支出)”、“其他”項之和應等于銀行端相應入金金額,其中“手續費收入(支出)”可為正數(收入),也可以是負數(支出),“貸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也可以以負數列示,表示借記。表1-2中“本期業務系統中借記客戶資金賬戶金額”等于“本期應出金金額”與“本期手續費收入(支出)”之和,“本期手續費收入(支出)”可以為0。表1-3中銀行付款合計數C03等于表1-2中B04與B05之和。

(四)由于支付機構的支付業務處理模式較多,附件2統計表格無法窮盡各種可能情況,在部分統計表格中設計了其他項。對于無法在相關項目填報的資金收付,支付機構可以在其他項列示,但應當注釋。當支付機構其他項內容較多時,應根據其他項內容與表1-11、表1-12各項目的對應關系分類設專欄填報。

(五)對于按備付金銀行賬戶分別填報的統計表格,支付機構還應當提交匯總統計表格。

附:表1-1(補)支付機構××銀行客戶備付金入金業務調節表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