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代金融市場始建于十九世紀,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經過上世紀70年代推進利率市場化、80年代取消外匯管制、90年代“金融大爆炸”改革后,日本已經建立起包括貨幣市場、外匯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和商品期貨市場等一套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交易的產品涵蓋了國際上主要的金融工具,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貨幣市場
日本的貨幣市場包括短期拆借市場(call money market)、債券回購市場(bond repurchase market)、短期貼現國債市場(treasury bills market)、政府短期證券市場(financing bills market)、大額存單市場(CDs)、商業票據市場(commercial papers market)、日本離岸市場(Japan Offshore Market,JOM)等。
日本短期拆借市場是金融機構間融通資金的場所,源頭可追溯到1902年,目前包括無抵押拆借交易和有抵押拆借交易,參與機構包括城市銀行(city banks)、地方銀行(regional banks)、第二地方銀行(regional banks II)、信托銀行(trust banks)、長期信用銀行(long-term credit banks)、外資銀行(foreign banks)、信用中央金庫和信用金庫(Shinkin central banks and Shinkin banks)、農林系統金融機構(financialinstitutions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ies)、證券和證券金融公司(securities and securities financecompanies)、保險公司(lifeand non-life insurance companies)等。根據日本銀行統計,截至2008年6月底,短期拆借市場余額為25.02萬億日元,其中無抵押的拆借余額為14.79萬億日元、占59.11%,交易品種包括隔夜、2-7天、1-2周、2-3周、3-4周、1-2個月、2-3個月、3-4個月及4個月以上,隔夜品種余額占比最大,達到5.61萬億日元。
債券回購市場(含附現金抵押的回購交易)是日本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的最重要場所,誕生于1950年前后,用于回購的債券品種涵蓋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債等,參與主體包括證券公司、信托銀行、政策性金融機構、公司法人等,交易期限在1年以下。根據日本證券交易商協會(Japan Securities Dealers Association, JSDA)1統計,截至2008年6月底,債券回購市場余額為34.38萬億日元。2007年債券回購交易量達到8776.12萬億日元,2008年上半年交易量為4337.69萬億日元。
短期貼現國債(TB)和政府短期證券(FB)是日本政府籌措調劑短期資金的重要手段,也是日本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工具,市場分別形成于1986年和1981年。根據日本銀行統計,截至2008年6月,日本TB余額為33.74萬億日元,FB余額為106.74萬億日元。根據JSDA統計,2007年TB的交易量(含回購)為252.89萬億日元,FB的交易量為2301.97萬億日元;2008年上半年TB的交易量為144.43萬億日元,FB的交易量為1234.11萬億日元。
日本CDs的發行機構主要是城市銀行、地方銀行、信托銀行、長期信用銀行、外資銀行、信用金庫等金融機構,自1979年開始推出。根據日本銀行統計,截至2008年5月底,日本CDs市場余額為34.44萬億日元,其中國內注冊銀行余額為31.7萬億日元。2007年CDs市場交易量為9.98萬億日元,2008年前5個月交易量為4.05萬億日元。
日本CP的發行主體包括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法人,發行后可進行買賣或回購交易,市場于1987年創立。根據日本銀行統計,截至2008年6月底,由銀行承銷的CP余額為15.68萬億日元,由銀行發行的CP余額為1.46萬億日元。根據JSDA統計,2007年CP交易量為1.53萬億日元,2008年前5個月交易量為186億日元。
日本離岸市場JOM也是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設立于1986年,與國內市場隔開,在國際金融交易領域享受一定的優惠待遇。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08年4月底,JOM市場余額為63.8萬億日元。
此外,東京美元短期拆借市場、歐洲日元市場也是日本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外匯市場
在1998年4月《外匯法》修訂后,日本所有的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可以自由買賣外匯。日本的外匯交易主要集中在東京,尤其在80年代日本政府放開外匯管制后,東京外匯市場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目前與紐約、倫敦外匯市場共同構成三大國際性外匯市場。
根據日本銀行提交給BIS每三年進行一次的外匯市場活動調查報告,2007年4月日本外匯市場(包括即期、遠期和外匯掉期)的日均交易額為2384億美元,較2004年4月增加19.9%,但占同期全球外匯交易量的比重由8.3%下降至6%,其中即期交易額為1009億美元(+90.6%)、遠期交易額為256億美元(+20.6%)、外匯掉期交易額為1119億美元(-10.2%);從參與機構看,國內金融機構的市場交易占比由2004年4月的28.9%上升到32.9%;從交易對手看,報告交易商2間的交易在所有交易中的占比為73.5%;從貨幣對看,美元對日元、歐元對美元和歐元對日元的市場占比分別為58.2%、10.8%和5.9%,合計由2004年4月的79.2%下降到74.9%;從集中度看,交易量最大的前10家機構市場占比為78.9%,前20家機構市場占比為92.4%,都有所上升。2007年4月,日本外匯交易中貨幣掉期的日均交易額為10億美元,較2004年4月增長7.4%,貨幣期權的日均交易額為108億美元,較2004年4月增長42.7%,其中美元對日元、歐元對日元以及歐元對美元的占比分別為64.3%、15.3%和1.4%。
根據BIS統計,2007年4月在全球范圍內日元的日均交易額(包括即期和衍生品市場)為5734億美元,較2004年4月增長52%,市場占比為17.2%,排在美元和歐元之后位列第三,其中即期日均交易額為2060億美元,遠期為615億美元(離岸交易437億美元),外匯掉期2423億美元,貨幣掉期35億美元,期權602億美元。在日本境內開展的離岸外匯交易占全球外匯交易量的3.2%,其中美元占6.9%,歐元占3.6%,加拿大元占4.6%,澳大利亞元占8.6%,新興市場貨幣占4.8%。另據東京外匯市場委員會(Tokyo ForeignExchange Market Committee)統計,2007年4月在東京交易的10種主要亞洲國家貨幣交易額為1885.97億美元,其中即期470.22億美元、遠期658.75億美元、外匯掉期757億美元。
三、股票市場
日本的股票市場主要包括東京證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大阪證券交易所(Osaka Securities Exchange)、名古屋證券交易所(Nagoya Stock Exchange)和Jasdaq證券交易所(Jasdaq Securities Exchange)等。其中,東京證券交易所在年成交金額方面占絕對主導地位,2007年市場占比為88.9%。
日本的股票市場大都是訂單驅動(order-driven)市場,使用競價方式進行交易,包括連續競價和集合競價,Jasdaq 于2008年4月引入流動性提供商計劃(Liquidity Provider Program)使交易方式兼具競價和做市機制。普通投資者通過各交易所的交易會員參與股票交易,交易方式包括普通(regular)交易和保證金交易(margin transactions),保證金交易又可選擇標準的或協議的形式進行融資、融券操作。交易所采取特別買賣報價機制、日波幅限制、最小交易單位設置等措施保障股票市場平穩運行,另外還在非競價時間通過ToSNET、N-NET等網絡系統開展大額(single issue)交易、交叉(cross)交易、協議(negotiation)交易、一攬子(basket)交易、收盤價(closing price)交易和自有股份回購(own share repurchase)交易等,以減小對市場的沖擊。
交易所通常擁有股票、債券和衍生品等多個交易系統,分別交易相關產品,并采用中央對手方(central counter-party, CCP)機制或清算參與方(clearing participant)機制通過日本證券清算公司(Japan Securities Clearing Corporation)3實行T+3清算。在CCP機制下,JSCC作為清算對手方為所有交易會員的交易提供清算,通常用于股票和債券交易清算;在清算參與方機制下,部分獲得資格的交易會員成為清算參與方,與JSCC就有關交易進行清算,其他未獲得資格的交易會員需由清算參與方代理清算服務,通常用于衍生品交易清算。券款交割采用DVP方式,證券的交割在JSCC和日本證券存管中心(Japan Securities Depository Center, JASDEC)的證券賬戶間轉移完成,資金則通過JSCC和清算參與方在日本銀行或指定資金清算銀行的銀行賬戶間劃轉。JASDEC通過股息支付銀行和股東服務代理銀行(都由掛牌的外國企業指定)為外國企業的股東提供保管(custody)服務。
東京證券交易所成立于1949年4月,2000年3月合并廣島(Hiroshima)證券交易所和新滹(Niigata)證券交易所,是集股票、債券、ETF
s、REITs、期貨、期權交易于一體的綜合類交易所,目前共有110家普通交易
會員(其中外國
證券公司12家)、60家債券期貨交易會員、3家股指期貨交易會員,下設市場一部、市場二部和MOTHERS部。截至2007年底,TSE共有2414家上市公司(其中國內企業2389家,外國企業25家),總市值達到483.83萬億日元(不包括外國企業)。2007年,國內上市公司股票成交量為5622.12億股,成交金額為752.55萬億日元;國外上市公司股票成交量為9325.6萬股,成交金額為3233.24億日元。
大阪證券交易所成立于1949年4月,2001年3月合并京都(Kyoto)證券交易所,現有100家交易會員(其中外國證券公司12家),下設市場一部、市場二部和Hercules部(前身為納斯達克日本),交易品種包括股票、可轉換債券、ETFs、期貨、期權等。截至2007年底,共有106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325.98萬億日元。2007年,國內上市公司股票成交量為100.19億股,成交金額為31.14萬億日元;國外上市公司股票成交量為171.68萬股,成交金額為17.54億日元。
名古屋證券交易所成立于1949年4月,現有48家普通交易會員、1家股指期權交易會員,下設市場一部、市場二部和Centrex部。截至2007年底,共有上市公司390家,總市值為205.23萬億日元。2007年股票成交量為3.67億股,成交金額為5622.45億日元。
Jasdaq證券交易所前身為日本證券交易商聯合會于1963年2月建立的OTC系統
,1983年11月成為中小風險企業交易市場,1991年10月Jasdaq系統正式運作, 2004年12月更改為現名并取得交易所牌照。截至2007年底,共有上市公司979家,總市值為13.48萬億日元。2007年股票成交量為121.06億股,成交金額達到11.01萬億日元。
另外,日本在福崗(Fukuoka)、札幌(Sapporo)也設有證券交易所,還有部分股票在場外交易,但交易金額不大。
四、債券市場
日本的債券品種很多,包括
國債(JGBs)、地方政府債券(Municipal Bonds)、政府擔保債券(Government Guaranteed Bonds)、財投機構債券(FILP-Agency Bonds)、金融債券(Bank Debentures)、武士債券(Yen-Denominated Foreign Bonds)、公司債券(Corporate Bonds)、資產支持債券(Asset Backed Bonds)、可轉換債券(Convertible Bonds)以及私募債券(Private Offering Bonds)等,投資者涵蓋所有參與拆借市場的金融機構以及投資信托、債券經紀商、互助協會、各類公司、國內外居民等。
根據日本銀行統計,截至2008年6月底,日本國債余額682.28萬億日元,其中超長期債券136.65萬億日元、長期債券310.08萬億日元、中期債券201.81萬億日元、短期債券33.74萬億日元,另外政府短期證券(FB)余額為106.74萬億日元。根據JSDA統計,截至2008年5月底,公募地方政府債券余額38.07萬億日元(1864只),政府擔保債券余額36.24萬億日元(542只),財投機構債券余額21.06萬億日元(585只),金融債券余額21.95萬億日元(1962只),武士債券余額8.64萬億日元(281只),公司債券余額54.51萬億日元(2472只),資產支持債券余額8597億日元(80只),可轉換債券余額1.36萬億日元(84只),私募債券余額26.9萬億日元(69828只)。
日本債券的交易場所包括OTC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交易方式包括現券買賣、回購、債券借貸(bond margin loans)和附選擇權交易(with options)。根據JSDA統計,2007年通過OTC市場交易的各類債券總額(含回購)為12096.68萬億日元,其中國債交易量(含FB)為11890.14萬億日元、占比98.3%,是最主要的交易品種;2008年上半年的總交易量為6141.74萬億日元,國債為6048.27萬億日元。為推動債券現貨市場發展,日本于1989年5月解除對債券賣空交易的限制,正式推出債券借貸交易,目前成交活躍,隔夜、有抵押品的交易占主導地位。2007年債券借出累計交易9972.77萬億日元,2008年前5個月交易4156.28萬億日元,5月底余額為71.73萬億日元;2007年債券借入累計交易7995.16萬億日元,2008年前5個月交易3411.7萬億日元,5月底余額為84.73萬億日元。另外,2007年附選擇權的債券交易額為267.03萬億日元,2008年前5個月為87.5萬億日元,絕大部分為國債交易,5月底余額為9.85萬億日元。
在交易所市場中,2007年通過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債券(含國債、地方債、公司債、可轉債及資產支持債券等)有359只,總市值達到572.61萬億日元,成交金額為3468.75億日元(按面值計算為3067.13億日元);通過大阪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可轉換債券有19只,總市值為7672.12億日元,成交金額為79.38億日元;通過名古屋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可轉換債券有15只,總市值為2901.48億日元,成交金額為2.52億日元。
五、金融衍生品市場
日本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包括OTC市場和交易所市場。根據2008年3月日本銀行公布的《定期衍生品市場統計結果概覽》,截至2007年底,日本金融機構通過OTC方式交易的衍生產品合約名義余額約為25萬億美元。其中,單一貨幣的利率合約余額為21.3萬億美元,外匯合約為3.5萬億美元,股票合約為760億美元,商品合約為303億美元,信用衍生品合約8128億美元(2007年6月底數據);從品種結構看,利率產品合計占85.5%,其中利率互換(IRS)占75%、利率期權占8.2%、遠期利率協議(FRAs)占2.3%,外匯遠期/掉期占7.4%,貨幣掉期占2.6%,其他產品占4.5%。外匯合約中,美元和日元合計占88.3%,剩余期限在1年以下的占62.3%
,報告交易商間的交易占68.1%。利率合約中,日元占62.6%,美元占18.8%,剩余期限在1年到5年的占48.9%,
報告交易商間的交易占85.3%。信用衍生品合約中CDS名義余額為3818億美元,其中剩余期限在1年到5年的占84%,5年以上的占12.6%,報告交易商間的交易占87.4%。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市場主要包括東京證券交易所、大阪證券交易所和東京金融交易所(Tokyo Financial Exchange)。交易的品種包括:中期國債期貨、長期國債期貨、TOPIX(TokyoStock Price Index)期貨、TOPIX行業指數期貨、日經 (Nikkei)225期貨、日經 300期貨、三個月歐洲日元利率期貨以及相關的期貨期權、股票期權、外匯保證金交易等。目前交易較為活躍的品種主要是:長期國債期貨、TOPIX期貨、長期國債期貨期權、日經 225期貨、日經 225 mini 期貨、日經 225期權等。
東京金融交易所于1989年4月成立(原名為TIFFE,2005年7月更改為現名),同年6月正式開業,是一個綜合性的金融交易所,現有利率衍生品交易清算會員49家(本國44家、外國5家)、交易非清算會員6家(本國3家、外國3家),外匯保證金交易清算會員20家,會員類型包括內外資銀行、內外資證券公司、中央合作金融機構、信貸協會、保險公司、商品經紀商等。根據TFX規定,交易會員應在日本擁有固定的營業場所、一定的金融期貨交易人員配備和良好的財務狀況;清算會員應有清算操作的人員配備,需要取得FSA(FinancialServices Agency)的金融期貨經紀業務資格,可與TFX直接完成清算,也可為非清算會員提供清算服務。TFX的交易清算方式采用前述證券交易所的清算參與方機制,下設金融期貨清算所(Financial Future Clearing House)提供清算服務。
TFX目前交易的產品主要有三個月歐洲日元利率期貨(THhhree-MonthEuroyen Futures簡稱EY,1989年6月推出)、三個月歐洲日元利率期貨期權 (Options on THhhree-MonthEuroyen Futures簡稱EYO,1991年7月推出)、隔夜拆借利率期貨 (Overnight Call Rate Futures,2007年12月推出)、即期/次日回購利率期貨(Spot-Next Repo RateFutures,2007年12月推出)以及七種主要貨幣對日元的外匯保證金交易(ExchangeForex Margin Contracts,2005年7月推出)等。其中,EY合約 2007年總交易量達到3895.26萬張,年底未平倉合約221.57萬張。EYO 合約2007年總交易量為366.07萬張,年底未平倉合約86.67萬張。2007年,隔夜拆借利率期貨和即期/次日回購利率期貨的交易量分別為2957張和100張,年底未平倉合約分別為1902張和0。外匯保證金交易的貨幣對包括美元、歐元、英鎊、澳大利亞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新西蘭元對日元,2007年總成交量為3358.21萬張,年底未平倉合約22.24萬張。
目前,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產品包括5年期(1996.2)4和10年期(1985.10)的國債期貨、TOPIX期貨(1988.9)、TOPIX行業指數期貨(1998.1)、國債期貨期權(1990.5)、TOPIX期權(1989.10)和股票期權(1997.7)。2007年,國債期貨合約的交易量為135452.39億張,年底未平倉合約為1123.92億張;TOPIX期貨成交量為1657.87萬張,成交金額為27.33萬億日元,年底未平倉合約為36.56萬張;國債期貨期權合約的成交量為280.48萬張,成交金額為6343億日元,年底未平倉合約為1.6萬張;TOPIX期權合約的成交量為1.96萬張,成交金額為118.64億日元,年底未平倉合約為2050張;股票期權合約的成交量為14.54萬張,成交金額為13.86億日元,年底未平倉合約為6481張。
在大阪證券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產品包括股指期貨、股指期權、股票期權(1997.7)。2007年,OSE股指期貨(包括日經 225[1988.9]、日經 225 mini[2006.7]、日經 300[1994.2]和RN Prime Index[2005.4])的交易量達到7929.11萬張,交易金額590.25萬億日元,其中日經 225期貨成交量為3008.48萬張,日經 225 mini期貨成交量為4910.71萬張,截至2008年1月16日
各股指期貨未平倉合約為44.83萬張;股票期權的交易量為44.41萬張,交易金額為131億日元,截至2008年1月16日未平倉合約為11.62萬張;股指期權(包括日經 225[1989.6]、日經 300[1994.2])的交易量為2918.16萬張,交易金額為3.33萬億日元,其中日經 225期權的交易量為2918.14萬張,截至2008年1月16日各股指期權未平倉合約為63.35萬張。
六、商品期貨市場
日本的商品期貨市場主要包括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kyo Commodity Exchange)、東京谷物交易所(Tokyo Grain Exchange)、中部大阪商品交易所(Central Japan Commodity Exchange)和關西商品交易所(Kansai Commodity Exchange)等。
投資者如要參與商品期貨交易,大致有三種途徑5:1、申請成為交易所市場成員(market members或regular members),可安裝交易終端直接參與交易,資格一般限于國外的期貨經紀商(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s,FCMs)或從事有關商品購銷、經紀、生產、處理、使用的個人和公司,要達到一定的財務和相關資格標準;2、由交易所認定為合作會員(associate members),該類會員通常在國外擔任經紀商(broker members),需通過交易所的經紀商開展交易;3、作為交易所的一般會員(general members)或經紀商的普通客戶委托經紀商開展交易。為保護期貨投資者,日本2005年5月修訂的《商品交易法》(Commodity ExchangeLaw)規定客戶的保證金存款和其他資產必須存放在日本商品清算所(Japan Commodity Clearing House, JCCH),同時成立國家期貨保障基金(National Futures Protection Fund),要求所有的FCMs必須向基金繳納一定的資金,用于補償由于FCMs違約或破產而給客戶造成的損失。
東京工業品交易所于1984年11月由東京紡織品交易所、東京橡膠交易所和東京黃金期貨交易所合并成立,現有經紀商47家、其他會員51家(包括市場會員和一般會員),交易的商品包括黃金、白銀、鉑金、鈀金、鋁、原油、煤油、汽油、柴油、橡膠等。2007年期貨總交易量為4707萬手,2008年上半年總交易量為1810.57萬手,其中黃金、鉑金、汽油、橡膠的交易量較大,另外還交易黃金期權,2007年共成交121手。
東京谷物交易所成立于1952年10月,起源于1874年設立的東京大米交易所,2006年4月與橫濱商品交易所合并合并,現有各類會員近170家(其中經紀商56家,市場會員78家),交易的商品包括咖啡(ArabicaCoffee/Robusta Coffee)、粗糖(raw sugar)、玉米、豆粕(soybean meal)、大豆、非轉基因大豆(Non-GMO soybean)、紅小豆(Azuki bean)、生絲(raw silk)等,其中咖啡、粗糖期貨和玉米、大豆及粗糖的期權交易可連續(continuous)進行,其他商品的期貨交易則分段(session)進行,另外還可通過e-Commerce系統進行現貨交易。2007年期貨總成交量為1967.17萬手,2008年上半年總成交量為546.75萬手,其中非轉基因大豆、玉米和大豆的交易量較大,另外玉米期貨期權2007年共成交323手。
中部大阪商品交易所是由中部商品交易所與大阪商業交易所于2007年1月合并而成的,現有經紀商32家(截至2008年5月底)、來自9個國家的合作會員61家,各子市場分別有幾家、十幾家到幾十家不等的
市場會員和一般會員,交易的商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雞蛋、廢鋼(ferrousscrap)、橡膠(RSS3、TSR20)、橡膠指數、鋁、鎳等10種,2007年總成交量為654.94萬手,2008年上半年共成交203.06萬手,其中汽油、煤油的交易量較大,占總成交量的95%以上。
關西商品交易所位于大阪,前身為1952年成立的大阪谷物交易所
,1993年10月大阪谷物交易所、大阪砂糖交易所、神戶谷物交易所合并為關西農產品交易所,1997年4月再次與神戶生絲交易所合并更改為現名,2006年12月與福崗商品交易所合并,目前擁有經紀商14家,交易的商品包括冷凍蝦(frozen shrimp)、玉米75指數(corn75 index)、咖啡指數(coffee index)、粗糖、玉米、美國大豆和紅小豆等。
資料來源:日本銀行:www.boj.or.jp
;國際清算銀行:
www.bis.org;日本證券交易商協會:
www.jsda.or.jp;東京證券交易所:
www.tse.or.jp;東京金融交易所:
www.tfx.co.jp;大阪證券交易所:
www.ose.or.jp;Jasdaq證券交易所:
www.jasdaq.co.jp;名古屋證券交易所
www.nse.or.jp;東京工業品交易所:
www.tocom.or.jp;東京谷物交易所:
www.tge.or.jp;中部大阪商品交易所:
www.c-com.or.jp;關西商品交易所:
www.kanex.or.jp
注
1、JSDA成立于1973年7月,總部位于東京,并在全國設有9個地區辦公室,是一個自律監管組織(SRO)、也是一個交易協會,受《金融工具和交易法(FITL)》約束,目前共有319家普通會員和220家特別會員,包括證券公司及開展證券業務的各類金融機構。
2、報告交易商為日本主要的57家金融機構,定期向日本央行上報外匯和衍生品交易情況。
3、JSCC由日本所有的證券交易所和JSDA于2002年7月聯合建立,于2003年1月正式運作,為日本所有證券交易所的現貨交易和TSE的衍生品交易提供清算服務。
4、各類金融產品后面的括號內標注的是首次上市交易時間。
5、經紀商同FCMs,有資格代理客戶進行期貨交易并收取一定數量的傭金;市場會員可以直接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也可以通過經紀商開展期貨交易;一般會員必須通過經紀商開展期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