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的匯率制度
印度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印度盧比的匯率水平由銀行間市場供求決定,但印度儲備銀行也會進入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穩定盧比匯率。
二、印度的外匯市場干預
印度儲備銀行進行外匯市場干預的主要目的是管理匯率以維護外匯市場秩序,滿足短期的資金供求缺口,防范市場劇烈波動和投機行為。
印度的匯率管理由印度儲備銀行對外投資和操作部負責,印度儲備銀行根據對境內和境外金融市場監測的情況,進行外匯市場干預。干預的方式是通過銀行間市場與特許交易商進行外匯的即期和遠期交易,主要是盧比和美元之間的交易。印度儲備銀行有時也與特許交易商進行盧比和美元不同期限的掉期交易,以調控市場流動性。
印度儲備銀行會在《年報》和每年的《宏觀經濟與貨幣形勢分析》中披露外匯市場的有關價格和交易信息。
三、印度的外匯制度
印度外匯管理的法規為《外匯管理法(1999)》,于2000年6月生效,外匯管理的實施由印度儲備銀行外匯部負責。印度外匯管理的主要情況如下:
經常項目交易方面,印度于1994年8月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八條款。除了少數印度政府禁止的交易、需要政府批準的交易以及印度儲備銀行有指示限額的部分交易外,大部分的經常項目交易沒有限制,但進口支付需相關文件證明交易真實性,出口收入必須全額匯回境內。
資本和貨幣市場管理方面,外國機構投資者(FIIs)可投資于印度一級和二級市場交易的所有證券。外國機構投資者進行投資須向印度證券和交易委員會進行注冊,投資于股權和債務工具的比例限定為7:3。居民在境外發行證券需事前批準。
在衍生產品市場方面,特許交易商可向印度境外的非居民提供遠期和期權交易,以規避非居民的直接投資風險。外國機構投資者和非居民機構還可在規定限額交易印度證券和交易委員會批準的所有交易所交易的衍生產品,但不允許非居民在境內銷售或發行衍生產品。
在跨境貸款方面,一般的非金融企業可按照印度儲備銀行的規定向境外進行商業借款,印度企業可將外匯貸給其境外全資子公司。
在對外直接投資方面,印度企業可在凈資產限額內投資于境外,成立合資公司或獨資公司,可以用外匯投資,也可購匯投資。一般性企業投資于境外金融業須取得境內外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在對內直接投資方面,外資可進入大多數產業,并全部控股,但零售、原子能、博彩和部分農業種植業尚未對外資開放。
(資料來源:印度儲備銀行網站:www.rbi.gov.in,《Annual Report on Exchange Arrangements and Exchange Restriction》2005年版, I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