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市場是世界上最古老、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金融市場之一。英國金融市場主要集中在倫敦,倫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一、外匯市場
英國的外匯市場由即期、直接遠期(outright forwards),以及外匯互換等傳統外匯市場交易構成。
外匯市場主要是場外市場。傳統上英國外匯市場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進行交易。近幾年,電子交易技術發展很快,2007年4月,通過電子經紀及電子交易系統(electronic broking and electronic trading systems)進行的交易約占英國外匯市場交易量的30%1。由于還有一些交易是通過諸如Reuters Conversational Dealing之類的直接電子交易系統進行的,實際通過電子交易的占比可能更高。
在場外市場,沒有中央清算所進行清算,因此存在著對手風險。2002年持續連接清算(Continuous Linked Settlement, CLS)的引入,通過采用同步交收(PvP)機制消除了外匯結算風險。
英國外匯市場的參與者有:商業銀行、跨國公司、投資銀行、證券交易所、共同基金、養老金、對沖基金、貨幣基金(currency funds)、貨幣市場基金、建筑協會、租賃公司、保險公司、企業的金融子公司,以及中央銀行。另外還有公司和政府。
英國外匯市場的交易規模發展很快,在全球外匯市場中的份額很高。2007年4月,英國外匯市場平均每天的交易量為13590億美元。在全球各個外匯市場中,英國的交易量增長最快,占據最大外匯交易中心的地位。2007年英國占全球外匯市場份額為34.1%。英國外匯市場的大部分交易屬跨境交易——占2007年4月份全部交易量的68%。
從工具來看,外匯互換增長最快。2007年4月,外匯互換每天的交易量為8990億美元,是2004年4月份的兩倍多。外匯互換占了2007年4月全部外匯交易量的66%。
在英國外匯市場上,非報告類客戶交易量增加更快。非報告類客戶(非金融客戶和其他金融機構)2007年4月的交易量是三年前的三倍多,而同期報告類交易商之間的交易增加了21%。
美元是英國外匯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貨幣,2007年,單邊美元計價(one side denominated in US dollar)的交易占所有的交易的89%;歐元占比42%,英鎊占比22%。歐元/美元仍然是交易最多的貨幣對(currency pair),占所有外匯交易的33%。英鎊/美元在總交易額中的份額占18%。
盡管英國外匯市場的集中度較高,但英國外匯市場仍然是一個競爭和開放的市場,美資金融機構占交易量約半數份額。2007年,外匯市場交易量最大的前十家機構所占份額為70%。英國外匯市場被美資機構所主導,占交易份額的48%。
二、金融衍生品市場
金融衍生品市場包括場內衍生品市場和場外(OTC)衍生品市場。
(一)英國場外衍生品市場
英國場外衍生品市場的交易工具可分為:場外貨幣(OTC currency)和利率衍生品,前者由貨幣互換和貨幣期權構成,后者由利率遠期協議(forward rate agreements, FRAs),利率互換和利率期權構成。
同為場外市場,英國場外衍生品市場的交易方式、交易平臺、清算方式、市場參與者等和外匯市場相似。
英國是全球最大的場外衍生品業務中心。2007年4月,場外貨幣和利率衍生品交易在英國平均每天的交易量達到10810億美元。其中,場外利率衍生品市場的交易量為9750億美元/天;而場外貨幣衍生品市場交易量為1240億元/天。英國占有了全球場外衍生品市場42.5%的份額,是最大的場外衍生品業務中心。跨境交易占了英國場外衍生品市場約四分之三的份額。非報告類客戶約占交易份額的一半。
利率互換和貨幣期權的交易有顯著增加。按市場工具看,利率互換的交易量從2004年至2007年增長了137%,同期貨幣期權的交易量上升了66%。2007年4月,利率互換占場外衍生品交易的66%。
美元和歐元是衍生品市場最主要的貨幣,在OTC利率衍生品市場上貨幣的集中度比貨幣衍生品市場更高。美元是OTC貨幣衍生品市場交易最多的貨幣,占2007年交易額的75%;歐元是OTC利率衍生品市場上的主導貨幣,占2007年總交易量的51%。
英國場外衍生品市場集中度很高,美國機構在衍生品市場占主導份額。2007年4月,英國OTC衍生品市場的集中度高于外匯市場的集中度,衍生品交易量最大的前十個機構占了總交易量81%的份額,前20個機構占了總交易量的96%。美資機構在英國OTC衍生品市場上占居總交易量的一半多,英國機構占據的份額2007年為23%。
除場外貨幣和利率衍生品外,英國場外衍生品市場其他的交易工具還有信用衍生品(credit derivatives)和能源衍生品(energy derivatives)等。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ISDA)估計全球2006年年底的信用衍生品名義余額為340億美元。英國銀行家協會估計2006年末倫敦的市場份額約為40%。在能源衍生品市場上,據英國金融服務局(FSA)估計,在2007年7月前的十二個月中,英國電力(power)合約在倫敦的名義交易量為300億英鎊;同期天然氣(gas)合約在倫敦的名義交易量為1340億英鎊。
(二)交易所衍生品市場
英國有五個衍生品交易所,即: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 LME)、ICE期貨歐洲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APX集團、EDX倫敦(EDX London)。它們分別在金融、金屬、能源等領域執行衍生品交易職能。英國交易所衍生品市場以交易合約的名義價值計算的衍生品交易量2007年達到2288萬億美元,在過去的四年中每年增加四分之一。
1.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
Liffe為顧客提供短期利率、股票、指數、互換、政府債券、商品和貨幣等一系列衍生產品,所有這些產品可通過現代化的電子交易平臺LIFFE CONNECT進行交易。
Liffe還通過Afirm、Bclear、Cscreen提供批發股票衍生品的OTC服務。這三個服務系統提供從交易前的價格發現、到交易后的處理、管理、和清算等直通式一體化處理服務(straight-through-processing, STP)。
Liffe2007年的成交量為9.49億張合約。Liffe是歐元短期利率合約方面領先的交易所。按價值計,在最近幾年,短期歐元利率合約占了交易所近幾年年交易額的97%。
2.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提供鋁、銅、鎳、錫、鋅和鉛期貨和期權合約,加上兩個區域性鋁合金合約(regional aluminium alloy contracts)。2005年,交易所推出世界第一份塑料期貨合約;2007年推出了聚乙烯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的區域性合約;另外,該交易所還提供LMEmimis,它是銅、鋁和鋅的小額合約(small-sized),以及一個指數合約(LMEX)。
LME2007年合約成交量增長了30%,達到9.49億張。近幾年,原生鋁是交易最多的金屬,其次是銅和鋅。
3.ICE期貨歐洲交易所
ICE期貨歐洲交易所是全球能源市場領先的完全電子化的期貨和期權交易。ICE提供一個交易平臺,允許參與者交易多種能源期貨產品,并進行風險管理服務。目前該交易所期貨產品有以下幾類:原生及精煉產品(Crude & Refined Product),煤、排放物(Emissions)、天然氣及電力(Natural Gas & Power)。
ICE歐洲清算所(ICE Clear Europe)預計從2008年9月份起,接替LCH.Clearnet Ltd為所有的ICE期貨歐洲交易所合約提供清算服務,為在ICE全球OTC市場上交易的所有已完成的(cleared)合約提供清算服務。
2007年ICE期貨歐洲交易所的成交量增長了一倍以上,從2006年的1.03億張增長到了1.385億張合約。ICE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期貨分別創下5970萬張合約和5140萬張合約的年度交易量紀錄,分別超過以前年度紀錄的35%和79%。另外,ICE柴油期貨合約創下了每年2450萬張合約的年度交易量紀錄,超過了上年1830萬張合約的交易量。
4.APX集團
2005年APX集團全部成交量達到了178萬億瓦特小時(terawatt hours)。2006年,84%的交易量集中在英國的煤氣市場上。
5.EDX倫敦
目前該交易所提供150多種合約,包括標準化的和彈性(flexible)股指及單個股票期貨和期權合約。EDX倫敦的交易在CLICK平臺上進行,這是一個發達的自動化電子指令簿。交易使用市場領先的SECUR技術進行結算,目前通過LCH.Clearnet清算。
2007年,在該交易所交易的150種指數和單一股票產品(single stock products)共計4300萬張合約,而2006年為2900萬張合約。
三、股票市場
倫敦證券交易所提供四個證券市場,分別是:主板市場(Main Market)、另類投資市場(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 AIM)2、專業證券市場(Professional Securities Market)3、專業基金市場(Specialist Fund Market)4。
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證券范圍很廣,包括:英國及國際股票、債務、備兌權證(covered warrants)、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不動產投資信托(reits)、固定利息、差價合約(contracts for difference, CFDs),以及存單。
交易所電子交易服務(SETS)電子訂單簿,交易包括FTSE100在內的200個左右流動性最強的英國證券,對于LSE交易活動的迅速增長最為重要;沒有在SETS交易的FTSE250證券,以及一些愛爾蘭及其他證券,在SETSmm上進行交易;所有LSE債券在SEAQ上進行交易。AIM證券使用了混合報價和訂單市場(hybrid market of quotes and orders)。國際證券在國際訂單薄及國際零售服務(the International Order Book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tail Service)上交易。2007年6月,交易所推出TradElect,這是一個新的交易系統,每天可進行超過60萬筆交易,每筆交易可在6毫秒之內完成。
交易所2001年開始使用倫敦清算所(London Clear House)作為SETS的中央對手方(期間,倫敦清算所已經變成了LCH.Clearnet Group的一部分)。交易所計劃為其成員公司提供兩個中央對手的選擇權,使它們可以在LCH.Clearnet和SIS x-clear之間進行選擇。交易所將在2008年增加更多的中央對手。中央對手選擇的引入,旨在通過中央對手之間的公開競爭,為成員提供更多的選擇,以確保中央對手服務質量最高,價格最低。
倫敦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股票市值在2007年底達到19330億英鎊。在主板市場上上市的公司有1239家。有1694家公司(市值為980億英鎊)在另類投資市場上報價。2007年,在LSE上市的英國公司和外國公司交易總共達到77040億英鎊,比2006年上升了13%。
英國股票市場主要以大公司為主。在2006年年底,有138家公司的市值超過20億英鎊,占了總市值的五分之四強。五個最大的公司占了總市值約17%的份額。市值低于5000萬英鎊的最小的1450家公司僅占市值的2%。按市值計,英國上市公司(quoted companies)的大多數來自服務業(主要是銀行和通訊),石油及天然氣制造業。
倫敦股票市場在全球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2007年倫敦占全球外國股票(foreign equity)交易46%的份額,超過了同時期紐約44%的份額。有719家外國公司在倫敦的主板市場和AIM市場上市,比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的要多。2007年,倫敦是領先的IPOs地點,占有全球18%的份額。倫敦占全球股票市場市值(2007年底為61萬億美元)的6%,倫敦證交所2007年占全球交易額約10%的份額。
Virx-x成立于2001年,是以倫敦為基地的證券交易所,也是SWX 瑞士交易所的子公司。Virx-x于2008年1月1日改名為SWX歐洲(SWX Europe),仍受英國金融服務局監管。SWX歐洲交易瑞士藍籌股、歐洲藍籌股。2006年,約價值10億歐元的股票在Virx-x上進行交易。
四、債券市場
債券市場主體也是場外市場。債券在經紀人-經銷商和大機構之間進行交易。也有少數債券(主要是公司債)在交易所進行交易。
CREST創辦于1996年7月15日,2002年9月成為Euroclear銀行的子公司。CREST負責英國政府和公司債的購買、出售、拆借和回購的結算。
英國證券市場包括以下幾部分:
1.政府證券。政府通過發行英國政府債券籌集資金。截至2006年9月底,已發行英國政府債券余額總共約為4250億英鎊。2.其他英國固定利息證券。除了英國政府債券以外,有許多可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其他國內固定利息證券。包括固定利息可轉換債券、優先股,以及其它由公司、地方政府和銀行發行的債券。剩余的固定利息債券包括聯邦政府公債(Commonwealth government stocks)以及一些優先和可轉換股份。2006年年底,公司債余額總計達120億英鎊,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債的余額總計達1920億英鎊。3.國際債券。2006年9月,以英國為基地的國際債券(international bonds of UK-based issuers)余額達12240億英鎊。倫敦是一個全球領先的國際債券交易中心。
2007年3月英國為基礎的債券名義余額為17000億英鎊。政府債券市場交易活躍,2006年交易額總共達到34880億英鎊,比上年增長8%。
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其他證券2006年的交易額為410億英鎊,主要集中在優先股和可轉換證券(convertables)。
五、金銀市場
倫敦金銀市場由倫敦金銀市場協會主辦(the 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 LBMA)。這不是一家交易所,而是一家金銀市場的代表性機構,該市場的成員包括銀行、制造商、提煉者、運送商和經紀商。倫敦金銀市場的成員之間,或與他們的顧客之間在主體對主體的基礎上(principal-to-principal)進行交易是典型的做法。LBMA成員被分為做市商(包括所有的每日兩次黃金議價(gold fix)的參與者)以及普通成員(ordinary members)。
金銀交易大部分發生在場外市場。倫敦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場外交易中心,紐約和蘇黎世居后。交易所交易近些年增長很快,但交易量主要發生在紐約的Comex和東京的Tocom交易所。
盡管金銀的有形市場分布在全球,大多數場外批發交易是通過倫敦清算的。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黃金和白銀2008年3月平均每天的清算量分別為2570萬盎司(價值249億美元)和15470萬盎司(30.2億美元)。LMBA每3.7天的黃金清算量相當于一年金礦的產量,每6.5天的白銀清算量相當于一年白銀的產量。
六、英國保險市場
(一)英國保險市場概況
1.保費收入。英國保險市場在世界范圍內的凈保費收入2006年為1939億英鎊5,比上年增長了16.2%,主要由于長期保費收入(long-term premium income)的增加所致。
2.海外保費收入。2006年,英國保險商聯合會(the Association of British Insurers, ABI)的成員公司在全世界的長期保費收入是1526億英鎊,其中五分之一來自海外。世界范圍內的普通保險收入為414億英鎊,其中四分之一來自海外。這意味著全部海外保費收入約為400億英鎊,大部分來自歐盟和美國。加上勞埃德和倫敦市場的保險公司,估計英國海外保費收入總數大約為550億英鎊。
3.保險公司數量和構成。由英國或其他歐洲經濟區(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成員授權、在英國開展業務的保險公司總共達到671家(2007年3月)。有379個EEA公司的售后服務機構設在英國。盡管公司的大多數仍然由英國所有,但在過去十年里外資公司數量有所增加,占比從19%提高到21%。
(二)倫敦保險市場
1.倫敦保險市場。倫敦保險市場是世界領先的國際化的保險和再保險交易市場,是英國保險和再保險行業一個獨特和單獨的組成部分,位于倫敦金融城的中心。倫敦市場在全球保險業享有獨特的地位,因為它為各地市場難以承擔的風險提供了一個市場,包括可能包含復雜特征的保單。
2.倫敦市場參與者。倫敦市場的主要經營者是保險公司、勞埃德、保護及賠償俱樂部(Protection & Indemnity (P&I) Clubs),以及經紀人。另外還有高度專業化的服務提供者,包括賠償理算師(claims adjusters)、保險精算師、律師、會計師和咨詢師等。
3.保費收入。倫敦市場全部保費收入2006年總共達到243億英鎊。2006年,勞埃德的收入占倫敦保險市場總保費收入的57%,公司市場占該總額的37%,P&I占了剩余的份額。在過去十年里,勞埃德占倫敦總市場業務份額增加得比公司市場更快。
4.倫敦市場保費收入的地區分布。2006年,美國是最重要的業務來源地,占保費收入的39%;英國產生了24%保費收入;其次是歐洲,占15%;剩余的業務來自于新興市場。
5.倫敦是國際保險和再保險最重要的中心,尤其是海事和航空保險業務。倫敦市場占全球非壽險保費收入3%的份額,但其在產業保險(industrial insurance)業務中所占的份額較高,在10%到15%之間。
七、銀行業市場
英國是主要的投資銀行和私人銀行國際中心,它的商業銀行部門規模很大。英國銀行業存款在歐洲居于首位,在世界居第二位;英國是最大的跨境銀行業中心,占2007年9月跨境貸款的21%;英國也是最大的跨境借款中心;倫敦的外資銀行數量最多,居于紐約、巴黎和法蘭克福的前面;2006/07英國銀行的資本收益率(20%)高于許多發達經濟體。
英國的銀行數量。2007年3月底,英國授權開展業務的銀行數量總數達331家。其中包括位于英國的252家外資銀行。
英國銀行部門的資產和負債。2007年底,英國銀行部門的資產和負債總共達到69640億英鎊,比2006年增長了11%,是十年前的三倍。外資銀行大多數來自歐洲,占有英國銀行業部門資產的一半多。
英國銀行的貸款和存款。2007年底,貸款達到創紀錄的41270億英鎊,是十年前的兩倍多。其中的一半多貸向國內客戶,大部分是抵押貸款。2007年,盡管全球信貸市場動蕩,抵押貸款仍接近創紀錄的水平。英國居民的存款余額在2007年底達到了63640億英鎊,比上年增長了12%。其中的大約42%由國內銀行持有,其中大多數是個人儲蓄。
英國的投資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傭金的大約四分之一來自英國,歐洲投資銀行約有一半活動是通過倫敦進行的。大多數投資銀行將總部,或將主要辦公室設在倫敦。
資料來源:
英格蘭銀行網站(www.bankofengland.co.uk);倫敦國際金融服務局(IFSL)各相關報告,來源(www.ifsl.org.uk);倫敦證券交易所網站(www.londonstockexchange.com);倫敦金屬交易所網站(www.lme.co.uk);SWX歐洲交易所網站(http://www.swxeurope.com); ICE Future Europe網站(www.theice.com/about_futures);ICE Clear Europe網站(www.theice.com/clear_europe);Euronext/Liffe網站(www.euronext.com)。
注
1、電子經紀系統被定義為外匯交易商自動指令撮合系統(automated order matching system);電子交易系統包括單一銀行自有平臺(single-bank proprietary platforms)及多銀行交易體系(multi-bank dealing system)。
2、系倫敦證交所在1995年為成長性小公司設立的市場,以代替非上市證券市場(the unlisted securities market)。
3、交易上市的債務和存單等證券的市場。
4、系專業投資機構進行交易的市場。
5、只包括向ABI提供的數據,對沒有提供數據的保險公司不作估計,對勞埃德數據不作估計。